2018年6月24日,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512党支部于教2-125召开了学“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为主题的理论学习会议。此次会议实到党员15人,入党积极分子和入党申请人也参加了此次学习会议。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描绘了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这些年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全国科技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事业密集发力、加速跨越,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科技实力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
因此,本次会议主要围绕学“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内容,由陈娅玲、侯娅君、李艳等八位党员分别汇报自己的心得与体会,并结合实际人物形象为大家阐述身为一名科学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从而激励各位党员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陈娅玲同志解读了院士大会习近平讲话内容,并总结了科技工作者要矢志不移坚持自主创新,坚定创新信心,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后她认为我们要重视科学,指出用科学指导工作;重视创新,坚持在工作中发挥创新精神;重视实践,把科技灵活应用于实践中。
侯娅君同志带领大家回顾了十八大以来科技事业的成果:在党和国家着力推进许多研究技术已经居世界前列,如利用体细胞克隆猕猴等取得重要原创性突破,悟空、墨子、慧眼、碳卫星等系列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天宫”、“神舟”、“嫦娥”、“长征”系列等重要成果,载人深潜、深地探测、国产航母、复兴号高速列车等。
李艳同志由“创新”二字讲起,她说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9200字的讲话内容中,“创新”出现了106次。并且自十八大以来(2012年11月8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公开讲话和报道中,“创新”一词已经出现超过了千次。“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具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
刘良敏同志具体讲述了周济院士、赵宪庚院士、宁光院士、赵宪庚院士、徐匡迪院士、李天来院士等讲话内容,激励大家不要辜负总书记的重托,坚持创新,勇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推动者。
李聪佳同志详细的向大家阐述了两院院士大会议主题、内容并着重介绍了最美科技工作者的张弥曼院士。张弥漫曾采用连续磨片的方法研究杨氏鱼的颅骨化石,一个2.8厘米长化石,经过连续磨片,她总共画了540多幅图,而有些复杂的图甚至画十四五个小时,最终她的发现挑战了学术权威。张弥漫院士对科学的单纯执着、精益求精、不断质疑的科研精神是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榜样。
许祖昌同志主要讲了目前我国科技发展中的不足和缺陷,如我国科技视野格局、创新能力、资源配置、体制政策等方面。然后他向大家讲述了一位“善梦者”——钟扬。作为植物学家,钟扬深知种子的重要性,于是把整个身心投身到收集种子中。16年间他在西藏行路50万公里,采集种子4000万颗。他说“只要国家需要、人类需要,再艰苦的科研也要去做”。 像钟扬这样思想高尚胸怀坦荡,不计得失,将梦想付诸于行动,心怀家国的人是我们每一个科研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杨丹妮同志主要讲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内容。最后她总结道我们要贯彻落实讲话精神,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全力投身创新实践,勇攀科技发展高峰,切实担负起进军世界科技强国的时代使命。。
张入匀同志主要向大家讲了中国科研人员的评定标准现状及中国政府在5月30日颁发的打击学术不端的文件。由过去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倾向到注重考察各类人才的专业性、创新性和履责绩效、创新成果、实际贡献的转变,体现了我国政府始终坚持鼓励人才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作出贡献,坚持抵制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等不良风气,营造良好学术氛围的决心。然后她举例了上海交通大学已故老师晏才宏,兢兢业业问心无愧地坚守自己身为一名教师的职责,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样一位默默无闻向学生传播知识地老师虽没有评上教授,但在学生心中却胜过万千教授,是一位真正地传道授业解惑地优秀的老师。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作为一名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研究生党员我们要勇于承担自己的使命,夯实研究实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科学需要创新,需要勇往直前,在这即将回所之际,愿所有党员乘长风破万里浪,坚持理想奋勇向前,心怀家国勇于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