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博古观今”——生命学院510党支部三月党日活动暨党团共建活动

  • 文:吴丹霞 图:吴丹霞 彭霞 吴永祥 许金凤 游子明
  • 日期:2023-04-04
  • 354

      为更好地了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凝心聚力“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2023年3月26日,生命学院2022级510党支部开展了“博古观今”党日活动暨党团共建活动,46位党员和团员赴国家博物馆,跨越千年光辉岁月,纵观古今历史风云,筑牢今朝初心使命。


支部同学合照

      支部同学自行参观了“古代中国陈列”、“逐梦寰宇问苍穹”、“科技的力量”等展览。“古代中国陈列”以王朝更替为主要脉络,以珍贵文物为主要见证,系统地展示了中国从远古时期到清末的漫长历史进程。山顶洞人头骨化石、“中华第一龙”红山玉龙、后母戊鼎、四羊方尊、青铜人首、来京“出差”的兵马俑、击鼓说唱俑、孝端皇后凤冠等历史书上的文物真实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中华民族是有血有肉、有灵魂的民族,这些灵魂流淌在这些文物的纹理中,积淀着民族气魄,沉淀着文化自信。我们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感受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感叹于华夏劳动人民留下的璀璨文化成果。

      党员谢雨辰谈道:“漫步在‘古代中国’展厅,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悠悠漫长岁月中,华夏文明的璀璨。志愿者们的细心讲解,孩子们求知若渴的聆听,也让我切身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传承与新生,并深深为之感动。”团员彭霞感慨道:“看华夏五千年文明,我深深体会到人类历史变迁和科技进步,感慨于人类的智慧结晶,明白了把握当下的重要性。新征程上,我们要用现代科技去进一步创造人类知识,发展延续人类文明。”党员何华说道:“我深刻领悟到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更从历史的更迭中感受到了中国不断崛起的力量,更加坚定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古代中国陈列”部分文物展品

      “逐梦寰宇问苍穹”主题展览集中展示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的伟大成就。在这里支部同学看到了可步入舱内参观的天和核心舱1:1模型,空间站组合体1:4模型,长征七号、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等模型,还有航天服、神舟十三号返回舱、飞行任务搭载的党旗等实物。我国航天之路从蓝图绘梦到奋斗圆梦,是几代中国航天英雄用了整整30年,拼搏创新、冲云破雾,实现了从零到一、从舱内到舱外、从单船飞行到大型复杂空间组合体运行的重大跨越,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发展道路。入党积极分子吴永祥提道:“本次活动,我深刻感受中华民族伟大的创新创造精神,更加系统全面地了解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发展建设的艰辛历程和辉煌成就,明白了‘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的真理。”


天和核心舱1:1模型

      “科技的力量”展览勾勒出从古至今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脉络,展示了中华民族勇于创新、善于创造的壮阔历程。记录日食天象的甲骨文、四大发明、杂交水稻样本、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样品等文物模型,承载着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对生命、哲学、伦理及科学的探索与思考。支部同学体会到了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党员姜星佑谈道:“陈列着童第周院士使用过的立体显微镜、王文采院士手绘的野外植物考察笔记、中国植物志等展品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前辈们在困难重重下开拓进取,成绩斐然。这激励着我更加努力地学习专业知识,将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团员游子明说道:“在这张几十年前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准考证前,我驻足良久。作为二十一世纪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研究生,我们也是这样风华正茂,我们要传承与延续‘两弹一星’精神,矢志科技自立自强,勇攀科技高峰。”


“科技的力量”展览部分展品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与千百年来遗存下来的文物“对话”,是一次与中华文明的久别重逢。我们触摸历史脉搏,感知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矢志科技报国。今朝盛世,我们更应该承担时代责任,持续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强化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心系“国家事”,肩抗“国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