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0日,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科普团举办的“春光寻迹”春季校园植物认知活动圆满结束。本次活动面向全校师生,吸引了来自生命科学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医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心理学系等十余个学院近120名同学参与其中。活动从植物辨认特征、植物价值、植物文化以及园林应用等多角度,带领同学们观察校园里的花草树木,科普自然知识。让同学们感受自然之美,一起走到户外,欣赏春日的缤纷色彩,共赏校园春意。感受勃勃生机。
科普团成员自3月起多次在校园内踩点,对校园植物展开全面勘查,观察物候推测花期,找寻最合适的时间并规划讲解顺序,查阅资料确保掌握植物科学知识,确保本次活动兼具科学的严谨性与准确性,同时不断调整讲解方式,增加生动性和趣味性。
本次活动分别在上午9-11点和下午14-16点两个时段举行。负责领队的6名讲解员来自生命科学学院的不同培养单位,分别是生命科学学院的刘可昕,植物研究所的的颜文慧,昆明植物研究所的谭宇琳,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关展博,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徐榕以及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陈卓宇。讲解员通过观花、观叶、触摸、嗅味等多种方式,多方面展现植物特点,从不同领域、不同视角和同学们介绍校园植物同时延伸其他相关知识。例如:山桃叶子闻上去有股苦杏仁儿味,山杏则有股青梅味儿,而榆叶梅却是桃子的味道;元宝枫为何叫元宝枫是因为其果实呈元宝状;为什么观赏树很多都修建得很矮……
至此,本学年植物认知活动暂时告一段落,但科普团仍有其他新活动将会举办,生命科学学院科普团期待与大家的下一次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