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为激励高校理工科女生及女性科技研究人员在科学领域中坚持不懈,追求更高的职业目标,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与赛默飞世尔科技共同发起的“女科学家成长计划”2024年度第四场公益活动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成功举办。
活动现场
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妇女委员会和生命科学学院共同承办。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牛晓莉、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崔力娜、赛默飞中国区副总裁周晓斌出席活动并致辞。中国科学院大学妇女委员会主任刘红雨、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副处长王洁婷、科研处副处长王欢欢出席了本次活动。活动邀请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蛋白质研究平台生物成像中心高级工程师、高级技术主管李硕果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芳教授、郭玉婷副教授,医学院苗苗教授进行女科学家科研、生活经验分享。生命科学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谷馨雅主持活动。
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举办的第四站“女科学家成长计划”线下分享活动是2024年的收官战,也是2025年活动筹备的首发站。牛晓莉在致辞中提到,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发展历程中,优秀的女性身影从未缺席。以何泽慧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为中国的“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这种令人景仰的科学家精神一代代传承,激励着我们的后生晚辈们拼搏奋进。如今,国科大的女科学家们、女教师们、女学生们接过了前辈手中的接力棒,继续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默默耕耘。她们不仅在我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更是在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的伟大事业中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力量。国科大将持续不懈地努力激发女性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为她们营造更为宽松自由、鼓励创新的学术氛围。同时,也将充分发挥女性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举办各类学术交流活动、经验分享会等形式,让那些优秀女性的成功经验和高尚品质得以广泛传播。
牛晓莉致辞
随后,李硕果、张芳、苗苗、郭玉婷四位老师从不同的方面分别进行了身为女科学家的科研经历和生活分享,极大地激励了到场的同学们。她们的故事和经验为年轻女性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灵感,鼓励她们在科研道路上笃定前行,与前辈们一起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李硕果进行分享
张芳进行分享
苗苗进行分享
郭玉婷进行分享
在活动中,张芳、郭玉婷、苗苗、李硕果与赛默飞企业市场与传播高级总监杨冬岚,携手中国科学院大学的青年学生代表展开了深度互动交流。讨论围绕STEM领域的青年女性人才展开,师生共同交流了前沿科技的发展与科研突破,分享了丰富的从业经验和经典案例,并深入探讨了青年女性科研人员的人才培养与职业发展路径,并为青年女性科研人员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启发。
在活动最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国科学院大学和赛默飞中国共同启动了2025女科学家成长计划的筹备工作。项目将继续连结更多高校、女科技工作者、女大学生,通过主题活动鼓励女性在科研中发挥优势,见证更多女性在科学的天空中振翅高飞,创造出属于她们自己的辉煌成就,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增添更为绚烂多彩的 “她力量”篇章。
活动介绍: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与赛默飞世尔科技共同发起的“女科学家成长计划”公益项目,旨在激励高校理工科女生及女性科技研究人员在科学领域中坚持不懈,追求更高的职业目标。2023年-2024年,“女科学家成长计划”在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深圳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开展8场高校巡回活动,共邀请了24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7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3位校长、7位院长、30多位青年女性科学家、1500多位高校理工科女生参与现场交流。高校女生与青年女科学家通过面对面的方式,分享在生活和科研上的疑惑,共同探讨科研领域的发展、经验与挑战。
年关至时,岁寒情深,回眸一载,奋进启航。2024年12月23日晚,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巳巳如意,生生不息”2025新年晚会于雁栖湖校区东区礼堂隆重举行,怀揣着对生命的敬畏与探索,迈向希望与机遇,我们敲响时代的钟声,共贺新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牛晓莉、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赵力、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副处长王洁婷和生命科学学院的老师们参加了本场晚会,共享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迎接全新一年的到来。
新年晚会在晚上六点半准时开幕,此次晚会共分“律动青春·华光初绽”、“璀璨星河·盛景华章”和“韵致流年·共赴新程”三个篇章,共二十个节目。在舞台上,表演者们大放异彩,各显千秋,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演出。
伴随着乐队的声音,晚会拉开了序幕。舞蹈《Take Me Down》,用每一个充满力量的动作,每一段流畅优美的律动,正式开启晚会的第一篇章——“律动青春·华光初绽”。在第一篇章中,生命科学学院的同学们用乐队、舞蹈、武术、小品等形式开启了一场不同元素的碰撞与融合。其中513班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幽默而富有深刻意义的小品《谁杀死了周日》,赢得了晚会现场的欢呼。用一招一式展现了中华武术力与美的《武林风华》更是将晚会气氛推向高潮。
《谁杀死了周日》——丁怡然等
10:30乐队《Wodnerwall》、《我们的时光》
《武林风华》——赵克凡等
接下来是晚会的第二篇章:“璀璨星河·盛景华章”。由吴振棣和汪齐瑞两位同学带来的原创相声《我是科学家》让在场师生在捧腹大笑中思考人生的道理,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更是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和欢呼声。王静妍、黄倩怡、李卓然、吴承晓和袁颖杰以灵动的身姿穿梭于光影之间,带来的舞蹈《Love Me Land》更是展现了青年学子的活力和朝气,点燃了晚会火热的氛围。
《我是科学家》——吴振棣、汪齐瑞
《远古的呼唤》——鸿雁舞蹈团
逐梦新青年,扬帆正当时。回首往昔,我们踌躇满志;放眼未来,我们携手共进。晚会进入第三篇章:“韵致流年·共赴新程”。来自510班的李柏榕同学带来了他的原创歌曲《传说中的果壳在北京》,唱出了同学们怀揣着勇气和憧憬,踏上了北京、踏上了国科大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重温那份初来乍到的兴奋以及对未来的无限向往。生命学院20位同学身着各自民族的传统服饰,手拉手、心连心,共同在晚会现场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之间的美好团结。最后,各民族表演者们和生命学院学生会全体成员齐登台,携手同心共唱《北京欢迎你》,晚会在歌声中拉下帷幕。
晚会中,还加入了有趣的听歌识曲、抢凳子互动游戏和紧张刺激的抽奖环节。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牛晓莉、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王洁婷和生命科学学院团委书记、学生主管程舒凝分别进行了三轮抽奖互动,瞬间点燃了观众的热情,欢呼声和掌声交织一片。
岁月更新,春风再绘山河;辞旧迎新,师生共庆新年。生命科学学院“巳巳如意,生生不息”2025新年晚会在歌声与舞蹈中圆满落下帷幕。回首2024年,学院交出满意答卷;展望2025年,我们将斗志昂扬再创辉煌!
愿同学们在生命科学的道路上继续探索未知,追求真理。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喜乐,万事胜意,新年快乐!
2024年5月11日,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举行的“五月的鲜花”文艺汇演中,生命科学学院的原创话剧《择一事而终一生》深度诠释了老一辈科学家李恒先生的人生选择与坚持。生命学院师生通过精湛的表演、扣人心弦的剧情和深刻的主题内涵,荣获中国科学院大学“五月的鲜花”文艺汇演一等奖!
李恒先生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她32岁跟随丈夫来到昆明植物研究所,从俄语翻译改行植物学。52岁成为收齐重楼属全科28个品种的第一人,并为中国建立了世界上唯一的也是最权威的重楼资源库。61岁率队赴独龙江进行8个月越冬考察,发现新的植物物种80多种。66岁开展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研究,先后18次在高黎贡山进行了规模性考察。共采集植物标本34500号,计241500份。第三世界女科学家组织成员,《中国植物志》《云南植物志》《西藏植物志》《中华大典生物典》等多部大型综合志书类编委。获“国家天南星植物学大会最高奖斯科特奖”、中国科学院“年度感动人物”、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话剧《择一事而终一生》以植物学家李恒的座右铭为题,讲述了李恒32岁从俄语转为植物学研究,61岁决定率队进独龙江考察,可这时丈夫王今维病危,在这个两难的抉择中,她毅然决然地选择去科考。在独龙江考察时期,她心系独龙江贫困山区的老百姓,坚持科学助力脱贫,亲自指导当地村民解决重楼种植技术问题,被山区群众亲切地称呼为“重楼奶奶”。展现了老一辈科学家与时俱进、无私奉献的时代风采。
话剧《择一事而终一生》的完美呈现历时一个多月,主创团队在创作过程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不断推敲和打磨剧本,力求呈现最真实、感人的故事。演员们也在排练中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只为将角色演绎得更加生动、真实。负责灯光、道具、音效的同学也齐心协力,配合默契。
话剧中李恒先生的扮演者高澜在这次演出中深有感触:“通过参加这次演出,我有幸窥探了老一辈科学家的人生,以前其实不太了解李恒老师,但通过这段时间深入了解李恒老师的故事,被李老师的毅力和勇气所感动,心中由衷的敬佩。原来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束光,会让我们用一生去追寻和守护。”
饰演王群路的演员王佳林在剧中与李恒有激烈的对手戏,他说:“在剧中我饰演的是李恒老师的儿子,反对母亲在父亲病危的时候坚持去科考。每次演完这个角色,我都要难过好一些时间。但在了解全局后,发现李恒先生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更令我敬佩。演员们在排练中都会不断思考角色应该是怎么样的语音语调,走位动作是什么样的,台词动作需要怎么调整。剧团的每个人想将剧演好、讲好李恒先生的故事。”
剧中村长的扮演者李全邦分享道:“经过此次话剧演出,我被李恒老师终生奉献给植物分类的学术热爱,并将论文写在独龙江大地上的科学家精神深深鼓舞。作为国科大学子,我们应该像李恒老师一样,在野外科考时主动融入社区,关注边区群众的生计发展,为他们做些事情。”
一出好戏的背后离不开着默默付出努力的幕后工作者,正是大家的共同努力,才打造了这一台精彩绝伦的舞台剧。负责道具和服装的邹雨辰同学说:“我深知服化道在话剧中的重要性与代入感,力求通过道具和服装来还原李恒老师的工作环境和科研精神,其中也遇到了不少挑战,比如如何还原90年代的场景,如何表现出这是场跨越30年的话剧,如何体现野外科考的艰辛与困难。在准备过程中,我们受到李恒老师对事业坚韧不拔,执着追求精神的影响,查阅了当时的照片与资料,进行了多次试验和调整,最终呈现出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编剧江林蔚同学深深被李恒老师身上的一股韧劲所打动,也有幸与导演李关蕊同学共同写出了这个令人感动的故事,她也相信“看了这次演出的观众们一定能感受到李恒老师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努力前行的奉献精神”。导演李关蕊同学在一等奖消息传来的一瞬间很激动地说道“我们自己写的本得了一等奖!我们团队得了一等奖!排练过程当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我们每天晚上排练到11点多,收工回寝12点,脑子里每天想的都是我该怎么排更好,灯光应该怎么样才合适不突兀”。负责音效的王明惠同学提到了音效的重要性,她说“音效在话剧中,不仅能够增强剧情的氛围,还能够深化观众的情感体验。在这部话剧中,环境音用来描绘李恒先生在不同生活阶段的背景,从宁静的植物所到紧张的科研现场,再到她内心世界的波动。通过音效,我们能够让观众仿佛置身于李恒先生的世界,感受她的情感起伏和对科学的热情”。
和李恒先生有过接触的昆明植物所的张老师听说了生命学院演绎了李恒先生的故事后也倍感欣慰,不禁感慨:“现在的年轻人真了不起,这认真的劲头像极了李老师,同时也为李恒老师的精神还在不断的影响更多的人而感到由衷的开心!”
我们通过话剧《择一事而终一生》来致敬李恒先生,来致敬像李恒先生一样敬业执著、勇毅坚强,鲐背之年仍然坚守在科研一线的科研工作者们。也希望国科大的青年学子能从老一辈科学家的故事中看到他们因热爱而执着,因执着而卓越,学习他们沉迷于平凡却不简单的精神生活。激励青年一代学子能够不断追求新知、勇于创新、严谨求实、担当责任,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以小我赴家国,以奋斗立天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择一事而终一生》演职员表
李恒:高澜
老年李恒:程舒凝
王今维:康元熙
吴征镒:梁锦海
王群路:王佳林
西西:梁加越
医生:李子馨
村长:李全邦
工作人员:熊紫竹、王冰涵、孙婧雅、谢玲
科考队员:胡海伦、尚书宁、卞素芬
村民:齐思博、郑梓霞、任艳玲、赵薇、朱志鹏
舞蹈:张琬婧、宋慧宇、段浚东、邹维银、周洁雅、张玉婕、赵晶茹、
宁蓉春、田蕾、桂奇慧、张鑫
背屏:叶榕
道具:吴志华、吴国茂、王佩越、胡中华、吴向成、夏强、高昊烨
灯光:李关蕊、王梓源、胡菲菲
导演:李关蕊
副导:邹雨辰、江林蔚、王明惠、蒋鲁杭
国际著名生态基因组学专家、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康乐院士,于2024年6月13日14:00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教二-106教室为同学们带来《蝗虫信息素的感知》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生命学院郎明林教授主持。
郎明林主持讲座
康乐院士首先介绍了蝗虫的危害和影响,“蝗”由“虫”字与“皇”字组成,蝗虫即虫中之王,它不仅会毁坏农作物,同时也会导致生态灾害。康乐团队通过蝗虫的种群密度依赖型型变提出非遗传性多型理论,解释散居型、群居型蝗虫体色可变现象,研究其中的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蝗虫成灾的生物学基础是散居型向群居型的转变,探究蝗虫聚集的原因对蝗灾控制十分关键。长期以来普遍认为PAN(苯乙腈)是蝗虫的聚集信息素,但其他研究中发现的PAN paradox仍存在解释不通的地方,康乐团队开始在飞蝗中探究真正的聚集信息素。经过层层筛选得到两个化合物: PAN和4VA(4-乙烯基-苯甲醚)并进行逐一验证。
研究发现,PAN在飞蝗中为种群密度依赖且不具有性别偏好,通过新型设计代替传统Y型管进行嗅觉研究发现PAN排斥而非吸引蝗虫,否定了PAN的聚集作用。利用RNAi结合同位素标记聚焦PAN的生物合成通路,明确了PAN生物合成的关键步骤和关键酶,这一研究结果为后续的验证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康乐对同学们说,要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多方法的验证,就能在众多选择中确认所需要的信息。
康乐院士讲述“蝗虫信息素的感知”
同时,研究团队提出了PAN作为警戒化合物的猜想,并且通过大山雀啄食实验从多维度证实了这一猜想,揭示了散居型和群居型蝗虫两种不同的自保策略:散居型飞蝗绿色的体色为保护色,避免捕食者发现;群居型飞蝗以PAN作为警戒化合物,鸟捕食过程中会条件性的生成氢氰酸,抵御天敌。该研究推翻了30年来PAN作为聚集信息素的普遍认知,证明了PAN是警戒化合物和毒物前体。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康乐讲到,要敢于质疑前人的研究成果,挑战公众的普遍认知,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也要有不断思考以及敢于挑战的精神。
康乐介绍了团队另一个发现,采用类似的思路研究了另一化合物4VA,发现4VA引起飞蝗聚集的同时不存在性别和年龄偏好,并且散居和群居型飞蝗都主要由身体释放,散居群居具有相同的反应趋势,通过CRISPR-Cas9技术对嗅觉受体进行敲除,结合电生理实验和行为实验也明确了4VA的嗅觉受体OR35,最终在大田试验中进一步验证了4VA的聚集信息素功能,4VA和PAN混合物对蝗虫聚集性影响的行为实验也证明了4VA相较于PAN的主导地位。该团队首次鉴定了蝗虫真正的聚集信息素4VA及其嗅觉受体OR35,为蝗灾控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本次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到了尾声,老师和同学们踊跃提出问题并分享自己的收获。当同学问道“什么是好的科学问题”时,康乐回答道:“一个好的科学问题有几个标准。第一点是这个问题的解决会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或实际应用的意义,第二点是好的科学问题能够改变人们的一般认识,第三点是这个问题是自然界需要去揭示和认识的。”
讲座合影
最后,康乐院士给即将进入科研工作的同学们几点建议:从事研究的科学家,要注重研究的故事性、逻辑性和连贯性,注重清晰的逻辑和精准的表达,对于同学们来说,这些能力可以从组会报告和平时阅读文献中进行科学训练,包括在汇报时不翻看注释、不使用翻译软件等。同时,希望同学们要成为一个做事的人,要勤学勤问,动脑思考,与导师及同学保持密切的学术交流,愿意迎难直上,积极面对科研中的困难,把工作搞好,解决科学问题,这样就能在科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王艳芬教授也来到讲座现场与康乐院士及全体师生合影留念。
2024年4月11日下午13:30,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纳米酶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阎锡蕴院士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国际会议中心学术厅为同学们带来了《发现纳米酶背后的故事——科学发现的偶然与必然》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生命科学学院郎明林教授主持,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丁文军教授致欢迎词,全校各专业师生共同参加了本次讲座。
阎院士首先从自身出发,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讲述她在德国海德堡大学的求学经历和感悟,她谈到自己“从未见到过海德堡大学的美丽”,一直都在不断地科研。从1993年求学,到2024年的今天,阎院士说自己这一路走来就像坐过山车,不断冲向高处,也不断跌入谷底,是一个自我重塑学习的过程,并鼓励同学们沉下心来,在科研中感悟人生意蕴。她指出科研从跟踪模仿前沿热点到后续抓住一个切入点,深入钻研,做出的成果填补了国内此研究领域的空白。在场的师生感受到了阎院士那对科研勇于挑战和满腔热爱的态度。
古人用“至小无内”来形容微观世界的边际。但事实上,在显微镜发明之前,人们对于微观世界的理解始终停留在想象的范畴。随着纳米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家发现,人们在宏观层面的一些固有认知,如果从纳米尺度去研究,则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当年,阎院士团队发现了一个肿瘤新靶点——CD146分子,为了探索肿瘤诊断的新方法,把CD146抗体标记在四氧化三铁磁颗粒上,做免疫磁珠。然而,按照预期作为阴性对照的磁纳米粒子居然与过氧化物酶底物发生了反应。阎院士排除污染等可能导致实验结果偏差的一切因素,意外的发现当四氧化三铁小到纳米尺度时会出现一种不可预见的、同样具有催化活性的物质——纳米酶。
纳米酶的发现是一个始于生命科学的跨界探索,也是第一次从酶学视角探究无机纳米材料的酶学特性,开创了一个新的学科交叉领域。阎院士发现“纳米酶”后继续精益求精,接受并不断完善成为纳米酶的理论体系。作为一种新型模拟酶,纳米酶更稳定、更经济、活性更高,因此可以广泛应用于生物、农业、医学、环境治理和国防安全等多个领域。
“向成果转化下游进发,尽管这条路更加艰难、充满挑战,但只有如此,才能充分挖掘纳米酶的应用潜力。”阎院士说。她将自己的理论研究成果与产业结合,2014年埃博拉疫情与中国疟控中心高福团队合作,将传统病毒试纸中的胶体金替换为磁纳米酶,将灵敏度提高了一百倍。此后,阎院士团队研究出铁蛋白纳米药物,能够直接靶向肿瘤细胞膜上的转铁蛋白受体,实现最大效率杀死肿瘤,现如今均已处理临床前研究阶段。回顾这一过程,阎院士对全场师生提了两个建议:一是做任何实验都要把对照组做好,三思而后行,对照要全面,这样才能成功;二是要做到实事求是,面对预期外的实验结果,不要马虎搪塞,说不定会是意料外的新发现。让在场的师生感受到了阎院士对科研产研结合的践行和严谨端正的作风。
本次报告会阎锡蕴院士将自己30余年来求索纳米酶的心路历程和求学经历给同学们娓娓道来,展示了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科学家精神,解决了医学、农学等领域的产业实践问题,真正把科研做到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是一种以国家需求为己任的科研求索之路,也是一种致力于成果转化应用的自我挑战。面对同学们的提问,阎院士站在同学的角度出发,认真负责地解答了同学们的困惑,让同学们收获颇丰。这不仅是一次学术讲座,更是融合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思政教育课,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与科学研究中的具体方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们都强调了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和实证性,关注了科学研究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强调了科学研究的创新性和前瞻性。只有在这些方面的共同点上,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才能真正发挥其指导作用,恰如阎锡蕴院士般切实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
阎锡蕴简介: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组长,中国科学院纳米酶工程实验室主任。提出纳米酶新概念并被纳入教科书《酶工程》,建立了评价纳米酶催化的方法,制定了纳米酶术语和标准化,发展了纳米酶新技术。2017年主持了《纳米酶催化机制与应用》香山会议,2019年组织创立了“中国科学院纳米酶工程实验室”和“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纳米酶分会”。2022年被科睿唯安-中国科学院前沿报告列为“重点热点前沿”,被国际组织IUPAC遴选为2022年度十大新技术。授权发明专利40余件,发表SCI论文200多篇,他引15000次。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Elsevier Atlas国际奖,三次获得北京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个人曾荣获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等奖励和荣誉称号。曾任亚洲生物物理联合会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秘书长、副理事长。